据台州公安:
智能机器人、气象甲骨文
(资料图片)
古代气象仪器
虚拟航海台风体验
……
科技感满满的台州气象科普馆
你期待吗?
昨天(3月23日)
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
位于椒江白云山南路88号的
台州市气象科普馆正式开馆总面积约750平方米
共分为三层
涵盖30多个项目
展馆具体有哪些亮点?
来,一起看看吧
台州“七山一水两分田”
气象灾害种类多
灾害敏感性强
为了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知识
和应急避险技能
台州市气象局自2021年底
开始策划这个场馆方案
历时一年筹备建设
于昨天正式对外开馆
展馆一层
“序厅·历史厅”主题展区
古代台州的气候特征、云雨雪的形成、台风的演变……展馆一层以“序厅·历史厅”为主题,进大门左手边就是一块巨型屏幕,上面记录了影响台州的“十大台风”。
台风,台州人并不陌生。比如2004年的“云娜”,之后的“利奇马”“黑格比”,都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圭表、日晷、周公测景台、相风乌、铜凤凰、圆罂、圆筒形测雨器、古观象台、律琯……这是我国古代十大气象仪器,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实物模型。
比如“古观象台”,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相传是尧帝时期星象师羲和观察天象的地方,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山上日出方位,以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历经数千年的变化,目前仍可以准确地定位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展现了古代科学家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再往前走,是一个巨大的悬浮球体。“这叫‘小球大世界’,通过隐形摄像头投影,可以将星空、海洋、冰雪等地理原理投射到球幕上,动态展示全球气象云图、全球温度变化、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形象地映射出地球的风云变幻。”台州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主任黄朝善介绍。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古时候,农民通过观察云层,预测天气变化,为第二天的农耕做准备。
积云、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高积云,云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少市民难以清晰辨别。一楼“观云识天”墙面上,张贴着10种云的图片,市民可根据云的形状、厚薄、颜色等变化,判断出云的类型,并通过多媒体查询结果。
展馆二层
“气象服务成果展示厅”
主题展区
有一块“智慧气象”数字大屏,展现台州各地当天的风力、温度、湿度等气象风貌。此外,台州气象发展史、二十四节气木刻、台州自然灾害、气象与台州物候、台风全息投影……更多的气象小知识,都可以在馆内了解到。
如果说一、二层
以气象科普为主
那么三层则更注重互动性
展馆三层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验厅”
主题展区和创客教室
记者骑在动感单车上,切身体验了一次风力的变化。随着骑行速度越来越快,骑行阻力越来越大,风力大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风、雨、雷、电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按下展柜按钮,现场模拟龙卷风、大雨、雷电的发生,帮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和乐趣,带领孩子们去触摸、感知、探索气象的魅力。
虚拟航海体验,运用图像分明处理技术,模拟在大海航行中遇到台风的场景。市民可通过控制展台上的船舵方向,操控画面中的帆船航行方向,来体验海上突遭台风的场景。
佩戴VR眼镜,坐上体验车,“沉浸式”感受台风、暴雨、龙卷风、山体滑坡、沙尘暴、冰雹等气象及衍生灾害,认识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防护意识。
想知道你出生当天,台州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吗?你可以在“出生当日天气查询”展项,输入出生日期,就能马上得知出生那天的天气情况、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在“模拟天气播报”的互动环节中,还能过一把气象节目主持人的“瘾”。
场馆的每一层
都有智能机器人进行讲解
你也可以对机器人提问互动等
此外,现场还有很多高科技元素
等着你去发掘
看完介绍是不是想马上去打卡
场馆是否已开放?需要预约吗?
一起往下看
其实,在昨天正式开馆之前
场馆已先行试运行了一个月
接待了好几批中小学生
“此前试运行期间,
主要是向学生、老师征求一些建议,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黄朝善表示
总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参观时间大约1小时
至于市民关心的场馆开放情况
市气象局计划每个月
根据需求定期免费开放、预约开放
来源: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