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三国领导人首次聚在美国总统度假胜地戴维营,进行“不打领带”的私密会晤,讨论亚太地区局势,宣称要强化三国在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引发了全球关注。
美国多届政府都希望能促成日韩两国的和解,打造牢固的“美日韩三角联盟”,从而加强美国对东亚地区的控制,这个愿望是否会在拜登的任期内实现?美日韩在这次会晤中缔结新“协约”,距离东北亚“小北约”还有多远?这个被三国政府称为“跨入新时代”“为世纪定调”的会谈,将对未来的东北亚、东亚、乃至整个印太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位于马里兰州的戴维营,接待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韩国总统尹锡悦,这是三国领导人首次举行独立的三边峰会,也是拜登上台两年多以来首次在总统度假别墅戴维营会见外国领导人,更是2015年以来外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戴维营。
韩国《中央日报》认为,拜登把美日韩会晤选择在戴维营,“意味着美日韩三边关系将迎来重大升级”。
日本《朝日新闻》将其称之为“岸田外交的里程碑”。
美日韩三国首脑会晤,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此次峰会是美国推动日韩和解、建立美日韩三边同盟的新尝试。
过去半年间,美日韩三国首脑曾在日本广岛G7峰会、北约峰会等国际场合多次同框,并最终由拜登牵头促成了此次美日韩首脑的首次峰会,从地点的选择到话题的设置,本次峰会都传递出刺激东北亚乃至印太局势升级的信号。
首先,峰会地址选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群山公园里的戴维营,就用心良苦,意味深远。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锋:
“戴维营在美国马里兰州,距白宫100多公里,如果坐海军陆战队一号的直升机半个小时就能到。它是总统的度假地,是比较幽静比较私密的地方,接待这些客人也显得更加地随意,更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戴维营在美国政治历史中具有特殊意义。冷战期间,美军曾在戴维营附近修建庞大的地下工程,在极端情况下,美国总统可以在这里进行指挥。而在平时,这里也是美国总统“不打领带”外交的最重要场所,发生过很多被载入史册的时刻。
中国社科院军备控制中心研究员 洪源:
“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的首相丘吉尔,他们就曾经在戴维营进行过秘密会谈,会谈内容是美国和英国在西西里开辟第二战场,对二战的战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苏共中央的书记赫鲁晓夫在戴维营进行了隆重的会谈,赫鲁晓夫当时提到‘我们正在改变世界’。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还有以色列总理贝京,他们又在戴维营进行过会谈,确立中东和平,美国总统卡特也因此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所以戴维营是一个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会谈场所,代表世界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02
作为美国的亚太盟友,日本和韩国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纠纷和文化摩擦,关系相当复杂,民间尚有仇视情绪。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分别与日本、韩国建立同盟关系,但美日韩三国很少以联合形势出现。把日韩撮合到一起,建立美日韩三方同盟,就成为了历届美国总统都想办成的事情。
中国社科院军备控制中心研究员 洪源:
“从地缘战略上来看,美日韩未来的同盟,针对的就是中国、俄罗斯还有朝鲜。日本有着30万的兵力,韩国有60多万的兵力,美国在日韩的驻军有8到9万人,加上它们在亚太的驻军差不多有30万人,将近130万人以上的兵力是随时可以拿出来作战的。所以美国把日韩捏合在一起,那么从西太平洋一直到印度洋,再联合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甚至包括菲律宾。它就可以在这里形成一个东西南北各数千公里这样庞大的军事的包围线,可以进行庞大的军事部署。”
多年来,在美国的撮合施压之下,日韩开始走近,最终随着拜登、岸田文雄、尹锡悦这三人,相继成为美日韩三国最高领导人,美日韩三边同盟的建立出现转机。2023年3月份,日韩两国举行了12年以来的首次首脑会晤,缓和了多年来的紧张局势。那究竟是什么,能让尹锡悦和岸田文雄放下两国几十年来的恩恩怨怨走到一起,让这美日韩三方会晤最终成型呢?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锋:
“2022年年底,日本政府内阁出台了备受国际关注的防卫三文件,也标志着日本今后要采取的对外安全战略上的攻势,而不是以前单纯的守势。包括大幅提高防卫费用,购置岸舰导弹这种进攻性武器,采购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让外界认为岸田内阁要通过抓住现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变化的机会,以确保日本的安全为由头,改变日本战后的体制,更加向一个正常国家的方向发展。很多人预言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日本有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危险。对于岸田来说,这样的会议是表示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在韩国方面,尹锡悦上台后对韩国外交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明确接近美国、对抗中国,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解决和日本的历史问题。在2023年的韩国光复节演讲中,尹锡悦将日本称作伙伴,只字不提日本殖民历史,却强调日本的重要性,强调韩美日合作、和北约的安保合作的意义。路透社甚至在评论中称,此次戴维营峰会正是得益于尹锡悦发起的日韩和解。
韩国总统 尹锡悦:
“现在,韩国和日本是拥有普世价值观、追求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作为在安全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的伙伴,韩日两国将能够在面向未来开展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共同为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
“尹锡悦一方面借助美国的势力还不够,还希望借助日本,甚至想要把东盟也拉进来,联手共同来对朝鲜施压。另外他始终认为美国是和他有共同价值观的盟友,日本至少是有共同价值观的伙伴,历史问题可以先放在一边。他就是用意识形态还有地缘战略的逻辑来处理目前整个外交的战略布局。”
拜登对日韩两位领导人进行了欢迎仪式之后,三人在戴维营的庭院里散步,开始了这一天的会晤。有斯坦福东亚问题研究专家称,戴维营会晤将为过去一年一直在烘烤的三边关系蛋糕撒上新的糖霜。但从拜登对待两位领导人的细节中,也透露出美日韩三边关系中微妙的温差。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锋:
“观察目前公开的这些视频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比方说拜登在欢迎岸田文雄、尹锡悦的时候,三方一起向前走,拜登的手一直搭在岸田文雄的背上,一边走一边拍,而对旁边的尹锡悦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这个体现出了美日、美韩同盟之间的温差。美韩同盟唯一的目标一直都是以应对北方的威胁,应对朝鲜的威胁为指向的,所以说功能性还是非常单一。但是美日同盟就不一样,美日同盟一直以来被美国认为是亚洲同盟的基石。它能实现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三边的遏制,所以说美方更加看重美日同盟。”
在仅仅一天的美日韩戴维营会晤中,美日韩首脑通过了三份成果文件——《戴维营精神》、《戴维营原则》和《协商约定》。这三份文件确定了此后每年,三国至少举行一次三边峰会,此外还设定三国财长、外长、防长、工业部长、国安首长等年度会议机制。
03
戴维营开始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吹会风上,专门解释了举办“戴维营峰会”的原因,例如亚太地缘政治气氛太过紧张,俄乌冲突、气候变化、还有核战争挑衅等,唯独没有提到中国。拜登也在美日韩峰会后的联合记者会上强调,此次峰会并不针对中国。然而此次峰会中,大量涉及南海、台海问题,潜台词却处处都涉及中国。
谈到南海,美日韩三方口径一致地宣称“中国存在危险和侵略行为”。美日一贯插手南海事务,此次又将韩国拉入局,试图形成更大的合力一起拉拢东盟各国,联手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
“日本也提到了东海,但是它们特别强调南海,指责中国在南海以实力改变现状。我认为它实际上就是要把东盟也纳入到了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太。而且像拔河一样,过去是日本和美国绑在一起拉东盟,现在又把韩国拉进来,让东盟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在美日韩和中国之间选边站,更多地可能就要选美日韩,它是这样一种有联系、有系统性的运作。”
除了南海,台海问题也一贯是美日之间的必谈话题,此次戴维营三方会晤,美日韩一起重申“台海和平和稳定的重要性”,但究竟是何种“和平”,三方却刻意含糊其辞,模糊概念。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
“它们再度重申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台海问题。但是和平解决台海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很虚的表述。和平统一是唯一的和平解决的选项,这绝不包括和平‘台独’、‘和平分裂’,但是这些从它们的文字当中并没有体现。在台海问题上要通过它们三方或者更多的军事联盟联手来制约中国大陆,不得使用中国自己的方式来实现统一,这个我认为就是问题的关键。”
美日韩三国在此次会晤中,虽然没有在相互防御方面作出共同承诺,但已经有了北约的味道。三国确定建立一条“三方首脑热线电话”,以便在“危机时刻”进行沟通,三方承诺定期举行三方联合军演,在面对影响三国集体利益和安全的区域挑战、挑衅及威胁时,迅速相互进行三方磋商,共享情报、调整信息,并协调应对行动。
美国推动美日韩同盟的目的相当明确,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复刻北约,从而推动对于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牵制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社科院军备控制中心研究员 洪源:
“安倍曾经说过,日本的西南有事就等于日本有事,日本有事也就相当于日美军事同盟有事。如果把这样的一个有事的概念捏合到日美韩的军事同盟里去,比如韩国在朝鲜半岛有事,也就相当于日美有事,日本在台海地区有什么事情的话,就是韩国和美国也将作为一个军事同盟进行集体干预,所以这种军事同盟不仅仅包括这三个国家,甚至包括五眼联盟等等。所以从美国的目的来讲,在未来这将是一个庞大的东亚地区的‘小北约’。”
04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在《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中表示:虽然此次会晤不会达成一个类似于北约的集体防务协议,但将对中国和朝鲜释放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信号,美日韩三国不能被分割和征服,美国军事力量很强大,日本和韩国的加入会进一步增强这种力量。
中国社科院军备控制中心研究员 洪源:
“作为韩国来说,它在朝鲜半岛及其周边有着比较强的军事存在,而且它和朝鲜进行夜以继日的军事对峙。从日本来说,它从北到南延伸差不多3000公里,正好针对着中国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和日本对于美国在亚太和印太地区的军事支撑是万分重要的,所以这两个国家都有着它的军事意义。”
戴维营峰会结束后,美日韩三国首脑共进午餐,看似和谐亲密,但又各怀私心。期间,拜登多次赞扬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在寻求“日韩和解”方面表现出的“政治勇气”。但有分析认为,韩日看似迅速走近,但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依旧很多,这将成为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的定时炸弹。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
“韩国和日本之间有双边会谈,避了很多尖锐的问题,比如说这次没有谈核污水的排放问题,有意识地回避一些容易造成不愉快或者矛盾的议题。哪个问题没有谈,就说明哪个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都是韩国和日本之间未来的定时炸弹,也都会引起两国关系变化今后出现反复。”
尹锡悦政府在日韩关系中的退让,让韩国民众不满,2023年8月17日,戴维营三国首脑峰会之前,在韩国首尔,抗议者在集会上高呼口号。标语上写着:“拒绝戴维营美日韩三国首脑峰会”。而在日本,有数据统计,70%的民众对这种日韩关系改善能否持久持怀疑态度。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锋:
“尹锡悦政府步子迈得如此之快,如此不顾日本的历史问题,没有进行真正的反思和悔悟,尤其韩国很多的分析人士,包括一些主流精英也是特别担心,是不是日本今后要把它的军事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到半岛,更进一步染指朝鲜半岛事务。在我看来,随着今后两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再过几年,韩国方面进步派势力也增强了,对日政策肯定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其实会让美日韩三边机制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拉拢日韩同盟,戴维营峰会期间美国承诺“以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能力保护日韩”,这意味这日韩两国,在与美国的“核共享”上会更进一步。这必会引发朝鲜的强烈反应,抬升东北亚紧急局势。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
“这样的做法刺激了朝鲜,给了朝鲜正当的理由,朝鲜要发展核武器,要试射导弹。这种情况下,东北亚地区应如何防止核扩散,如何能够有利于朝鲜半岛的无核化,都成了非常大的问题。这种以武力强权,以军事威慑,控制地区局势的暴力多边主义,它延伸到哪,哪就会出现动荡不安,甚至冲突和战争。我认为俄乌冲突有外溢的危险性,那么现在这股暴力多边主义又开始将它的阴影笼罩在东亚地区,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这次戴维营美日韩三国领导人的峰会。”
戴维营的这场会晤,意图在东亚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在其刺激下,朝鲜正在加紧导弹试射,兵工生产,积极备战;而为应对“台独”威胁,中国解放军也频繁在台海、东海地区展开模拟实战的军事演训,东亚紧张局势正在螺旋升级。
(来源:凤凰卫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